
本报记者 李涛 通讯员 欧阳嫣妮
今年以来,岳塘区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不断探索符合金融发展要求的纠纷解决路径和符合群众司法需求的多元服务模式,其成功经验做法在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调解工作会议获推介。
应势而谋,积极推动
岳塘法院管辖区域内金融机构集聚,金融案件数量大、类型繁杂。近三年,全院共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1558件,面对金融消费类纠纷高位运行态势,该院创新“法院+金融行业”诉调对接模式,将案件分流至各金融机构调解中心调解,实现法院与金融行业的优势互补。
2023年8月,长沙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某分中心与李某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在法院提供法律指导下,调解员通过线上视频调解,明确了李某某自愿于2023年8月30日前一次性偿还借款本金2万元,长沙银行某分中心自愿放弃其他诉求,平台自动生成调解协议,双方在线签署,法院当场出具了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民事裁定书。
业内人士分析,这个案子案情简单、标的额小,却是典型常见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调解程序一站化、调解效率高速化、调解过程规范化,对类型化处理其他金融纠纷具有示范作用。
科技智治,便民利民
为便民利民,该院积极推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委派调解+在线司法确认”新模式。同时,与湘潭市银保监局等部门签订诉调对接合作备忘录,通过调解员互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制度设计,发挥人民法院、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化解金融消费类案件的工作合力。
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某分行与郑某某关于信用卡纠纷一案,调解员通过线上平台沟通,发现郑某某调解意愿强烈,却因疫情影响收入逾期实属无奈。调解前当事人将证据材料上传至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后,便于调解员进入调解程序后快速了解案情,最终抓住争议焦点,成功调解案件。
像这样的金融类纠纷案件突破了现场调解和地域限制,实现案件移送、视频调解、签署协议、司法确认全流程在线办理的还有不少,真正打通了金融纠纷解决“最后一公里”。此外,司法确认案件不收诉讼费,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诉累。
激发潜能,优质服务
法院坚持“调审结合、快速解纷”原则,创新组建两个“1+1+2”简案快审团队,推动调解不成再分流到法院的金融案件快速裁决。同时,依托在线调解平台进行高效便捷调解服务,19天实现从接收委派到完成调解全过程,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形成了“社会调解在先,法院诉讼在后”的线上金融消费纠纷诉调新格局。
2023年8月,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周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经调解员释法析理、耐心劝导,双方当事人当天达成协议。周某某在3天内一次性归还所有借款本金及利息,双方当事人申请了司法确认,进一步减轻了当事人负担。
为提高服务水平,该院加强对金融消费类纠纷调解组织人员的业务培训,派专业法官对调解员进行法律指导、调解指引、进展跟踪和推送指导性案例,使调解员迅速熟悉案情,找到纠纷的主要矛盾结点和化解突破点,用法治力量助力金融领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